----------------------------------------------------------------------------------------------------------------------------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123456789

----------------------------------------------------------------------------------------------------------------------------

※2:3 Pulldown

當電影片(Film) 24 fps 或循序掃瞄影片(progressive Video) 23.98 fps,被轉換成(Interlaced Video) 29.97 fps 的交錯影片,如 NTSC。必需從 每四格轉換成五格的增格步驟。請參考:2:3 pulldown 及 Advanced 2:3:3:2 pulldown 。

2:3 pulldown 及 Advanced 2:3:3:2 pulldown

2:3 Pull Down,所謂 【2:3 轉換】是應用在電影每秒 24影格的來源,轉換成電視每秒 30影格的結果。
先將電影 Progressive Scan 每秒 24影格的來源,轉換成電視 Interlaced Scan 每秒 48影圖場的結果。

小吳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123456789

----------------------------------------------------------------------------------------------------------------------------

35mm

電影軟片的規格,底片的寬度是35mm(包含齒輪孔洞)圖片又稱為135底片

根據柯達公司的記錄,柯達本身的軟片編號的是從1895年開始,135的編號是在1924年編定的,是指35mm軟片。1905年35mm電影軟片的規格,有了標準化的全世界通用規格,其最重要的規定是,每四個齒孔剛好一個電影畫面(24×18mm),每八個齒孔為一個135的全格畫面(24×36mm)圖片

資料來源:

http://ligallery.blogspot.com/2008/10/35mm135mm120mm.html

小吳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123456789

----------------------------------------------------------------------------------------------------------------------------

※4:2:2 P@ML

相關內容,請參考:Profile Level 。

(September 12, 2007, Wells)

※4:2:2 P@ML 中的 4:2:2 是指色度 Y:U:V 之取樣值。

4:1:0 = 主要使用在 特殊的編解碼器系統。這種格式雖然存在,但並沒有得到廣泛的應用,因為它的清晰度比傳統的VHS錄像帶還要差。

小吳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123456789

----------------------------------------------------------------------------------------------------------------------------

※5.1 Channel

5.1 聲道,其中5代表了5個定位聲道包括:L 左前、R 右前、C 正中央、LS 左後、LR 右後,其中 .1聲道就是:LFE 重低音,即:左前方位置喇叭 (Left = 左聲道) 、右前方位置喇叭 (Right = 右聲道)、正中央位置喇叭 (Center = 中央聲道) 、左後方位置環繞喇叭(Left Surround = 環繞音場) 、右後方位置環繞喇叭(Right Surround = 環繞音場) 、正前方位置重低音喇叭(Low Frequency Effect = 重低音效果聲道)。

※由 Dolby 公司推出的 Dolby Digital 5.1技術,該技術也稱為杜比AC-3(Audio code-3)。
※DTS 5.1 = DTS Digital Surround,屬於5.1聲道系統,採用CAC(Coherent Acoustics Coding,相關音效編碼)


小吳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123456789

----------------------------------------------------------------------------------------------------------------------------

※601

(又稱CCIR 601 或ITU-R601 或 Rec.601) 

※CCIR 601 (又稱 ITU-R Rec. 601 )(國際電信聯盟ITU的無線電通信部門稱為ITU-R)
在1982年提出了電視攝影棚數位編碼的國際標準(CCIR601號建議);並於1984年提出了第一個實用而可應用在會議電視和電
視電話上的H.261標準;1993年發表了活動圖像的編碼壓縮標準MPEG-1;1994年公佈了MPEG-2標準,MPEG-2標準可相容MPEG-1及HDTV的圖像質量;到了1999年公佈了MPEG-4標準;而MPEG-7標準的公佈即將來臨。

小吳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123456789

----------------------------------------------------------------------------------------------------------------------------

※709

(又稱 ITU-R 709 ) 

在1982年提出了ITU-R Recommendation BT.709建議,又稱 Rec.709或BT.709,規範了高清晰度電視的格式,具有16:9寬高比。
◎一般桌上型電腦圖形系統通常使用『full-swing 全幅轉換模式』編碼,其中對黑色定義為0階,對白色定義為255階,並沒有提供『底部空間』與『起頭空間』。

◎709在亮度Y採用8 bit編碼時,對於黑色定義為16階,對於白色定義為235階。其中0階和255階用於同步,其中15階以下用於『過暗』,236階以上用於『過亮』。

小吳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