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電腦鍵盤【Ctrl + F】,可彈跳出 本網頁【關鍵字搜尋】,鍵入【關鍵字】即可快速搜尋。
----------------------------------------------------------------------------------------------------------------------------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123456789

----------------------------------------------------------------------------------------------------------------------------

※AAC  ( Advanced Audio Coding)

是一種檔案封裝方式,也是聲音延伸副檔名之一,副檔名是*.AAC

MPEG Audio的發展目前已向前推進到MPEG-4,不過在這個新規格上,Audio並沒有更大的進展,反倒是MPEG-2又制訂了PART 7為新的Audio規格,稱為AAC。

 

AAC不相容於MPEG-1,是一個獨立的編碼格式,主要是利用感官式音訊編碼(Perceptual Audio Coding),提供了48個聲道及16個低頻輔助聲道,有16個資料串,壓縮效率要比MPEG-1 Layer-3高30%。

 

AAC格式的家族主要副檔名有三種:
.AAC - 使用MPEG-2 Audio Transport Stream,屬於傳統的AAC編碼。
.MP4 - 使用了MPEG-4 Part 14(第14部份)進行封裝的AAC編碼。
.M4A - 為了區別純音訊MP4檔案和包含視訊的MP4檔案而由蘋果(Apple)公司發起使用的副檔名,採用了.M4A 命名。M4A的本質和音訊MP4相同,所以音訊.MP4檔案可直接更改副檔名為.M4A。

 

AAC是一個大家族,他們共分為 9 種規格,以適應不同場合的需要,也正是由於 AAC 的規格(Profile)繁多,導致普通電腦用戶感覺十分困擾:
1.MPEG-2 AAC LC 低複雜度規格(Low Complexity)
2.MPEG-2 AAC Main 主規格
3.MPEG-2 AAC SSR 可變取樣頻率規格(Scaleable Sample Rate)
4.MPEG-4 AAC LC 低複雜度規格(Low Complexity),現在的手機比較常見的 MP4 檔案中的音訊部份就包括了該規格音訊檔案
5.MPEG-4 AAC Main 主規格
6.MPEG-4 AAC SSR 可變取樣頻率規格(Scaleable Sample Rate)
7.MPEG-4 AAC LTP 長時期預測規格(Long Term Predicition)
8.MPEG-4 AAC LD 低延遲規格(Low Delay)
9.MPEG-4 AAC HE 高效率規格(High Efficiency)
上述的規格中,主規格(Main)包含了除增益控制之外的全部功能,其音質最好,而低複雜度規格(LC)則是比較簡單,沒有了增益控制,但提高了編碼效率,至「SSR」對「LC」規格大體是相同,但是多了增益的控制功能,另外,MPEG-4 AAC/LTP/LD/HE,都是用在低位元率下編碼,特別是「HE」是有 Nero AAC 編碼器支援,是近來常用的一種編碼器,不過通常來說,Main 規格和 LC 規格的音質相差不大,因此目前使用最多的 AAC 規格多數是「LC」規格,因為要考慮手機目前的記憶體能力未達合理水準。

 

AAC+Version 1 增加了 Spectral Band Replication (SBR), 即 HE-AAC version 1.

其中 SBR 簡單的說就是, 犧牲高頻, 只採用低頻和中頻的訊號去複製出高頻。

 

AAC+Version 2 增加了 Parametric Stereo (PS), 即 HE-AAC version 2.

該技術是適用在低Bitrate 例如16 - 32 kbps,在24 kbps的位置為最佳平衡點,可得到良好的立體聲印象。

 

※AAF = Advanced Authoring Format 先進編碼創作格式

是一種專案封裝方式,也是專案延伸副檔名之一,副檔名是*.AAF

請參考: 影音小常識 →005_AAF = Advanced Authoring Format 先進編碼創作格式


※A/B Roll Typically

典型的 A/B 路,它是一種影像剪輯技術,當你有二個來源(例如: 二個視訊、二個音訊、或二個圖片) 要製作轉場(例如: 溶接、擦拭 Wipes、或其它效果) ,會有三段動作,首先播放的第一段稱為 A 路(A Roll),接著播放第一段的尾段並加入第二段的前段,時間有重疊來作為轉場,並且同時播出 A/B 路(A/B Roll) 並加入轉場效果,再來接著播放的第二段的尾段稱為 B 路(B Roll),結束此段影像剪輯工作。請參考 A/B roll。

(September 12, 2007, Wells)
 

※AC (Alternating Current)交流電

 

※AC3 (Audio code-3)

AC3分為Dolby Digital Stereo 與 Dolby Digital 5.1

※由 Dolby 公司推出的 Dolby Digital 技術,該技術也稱為杜比AC-3(Audio code-3)。

5.1 聲道,其中5代表了5個定位聲道包括:L 左前、R 右前、C 正中央、LS 左後、LR 右後,其中 .1聲道就是:LFE 重低音,即:左前方位置喇叭 (Left = 左聲道) 、右前方位置喇叭 (Right = 右聲道)、正中央位置喇叭 (Center = 中央聲道) 、左後方位置環繞喇叭(Left Surround = 環繞音場) 、右後方位置環繞喇叭(Right Surround = 環繞音場) 、正前方位置重低音喇叭(Low Frequency Effect = 重低音效果聲道)。

 

※ACELP.net

Sipro 西普羅電信實驗室的編解碼器, 網址 http://www.sipro.com

 

※A / D (Analog to Digital)類比轉換成數位

 

※Adobe Premiere Pro

「Adobe」公司名稱來自於加州山景城的之【奧多比溪】,Adobe由約翰·沃諾克和查爾斯·格什克於1982年12月創辦,兩人先前都曾任職於全錄公司的帕洛艾爾托研究中心,離開後組建了Adobe系統公司,使PostScript頁描述語言得到商業化應用。
1991年12月推出 Adobe Premiere 1.0 Mac版,支援最高解析度 160x120 pixels 影片初(粗)剪輯。
1993年09月推出 Adobe Premiere 1.0 Windows 版,此時 Mac版為 v3.0版。
1994年09月推出 Adobe Premiere 4.0 版,此時已經可以做為 ON-Line剪輯。
1997年07月推出 Adobe Premiere 4.2 版,支援 Silicon Graphics UNIX/SGI高階作業平台剪輯。
2002年08月推出 Adobe Premiere 6.5 版,這也是最後使用Adobe Premiere這個名稱。

2003年08月重新設計整個程式碼重寫,並更名推出 Adobe Premiere Pro 1.0 版,主要使用在專業剪輯市場,只支援32位元
Windows電腦。

2004年09月將Adobe Premiere正式更名推出 Adobe Premiere Elements 1.0 版,主要使用在消費剪輯市場。並於2012年9
月25日推出 11.0版,支援64位元 Windows和Mac電腦。

2006年01月推出 Adobe Premiere Pro CS (Creative Suite) 2.0 版,改寫 UI 使用者界面。
2008年09月推出 Adobe Premiere Pro CS 4.0 版,支援32位元 Windows和Mac電腦。
2010年04月推出 Adobe Premiere Pro CS 5.0 版,支援64位元 Windows和Mac電腦。
2013年07月推出 Adobe Premiere Pro CC (Creative Cloud) 7.0 版,只租不賣斷。
2013年12月更新推出 Adobe Premiere Pro CC 7.2.1 版。

 

※Advanced 2:3:3:2 Pulldown

當電影片(Film) 24 fps 或循序掃瞄影片(progressive Video) 23.98 fps,被轉換成(Interlaced Video) 29.97 fps 的交錯影片,如 NTSC。必需從 每四格轉換成五格的增格步驟 ; 與標準 2:3 pulldown 不同是因為每四格中間的二格被轉換成三格,另外每四格中間的二格被轉換成二格,達成轉換成五格的增格步驟。這樣的好處是當你要做反向 pulldown 執行回錄影到循序掃瞄格式(progressive) 23.98 fps 的 DV 磁帶時,轉換更為完整順暢。請參考 2:3 pulldown 及 Advanced 2:3:3:2 pulldown 。

(September 12, 2007, Wells)

 

※AEP、AEPX  (After Effects Project)

是一種專案封裝方式,也是專案延伸副檔名之一,副檔名是*.AEP

Adobe After Effects是一套影像製作合成軟體,用來2D和3D合成、動畫和視覺效果的工具。

 

資料來源:
http://en.wikipedia.org/wiki/After_Effects

http://zh.wikipedia.org/zh-tw/After_Effects
 

AES/EBU 一種數位聲音傳輸
AES = AUDIO ENGINEERING SOCIETY (音頻工程協會)
EBU = EUROPEAN BROADCASTER UNION (歐洲廣播聯盟)
AES/EBU,正式稱為AES3,用於各種設備之間的承載數位音頻傳送信號。
一個AES3信號可以攜帶兩個PCM音頻聲道在不同的傳輸介質,包括平衡式與非平衡式線路和光纖線路。
AES3已納入國際電工委員會的標準IEC 60958,並且提供 S/PDIF消費級傳輸接口
AES3定義另一廣播級專業設備互連標準 AES-3ID為75歐姆BNC 傳輸接口。


AES67 一種數位 IP 音訊傳輸
AES = AUDIO ENGINEERING SOCIETY (音頻工程協會)
AES67是基於 IP 音訊 和 乙太網路 音訊 互操作性的開放標準 。 該標準於2013年9月發布。它是基於現有標準的第3層協議套件,旨在允許各種基於IP的音頻網絡系統(如 RAVENNA , Livewire , Q-LAN 和  Dante 。 它還提供與第2層技術的互操作性,如音訊視訊橋接Audio Video Bridging(AVB) 。
什麼是AES67?
AES67是基於現有標準(如 Dante,Livewire,Q-LAN 和 Ravenna)在現有可用的各種基於 IP 的音訊網絡產品之間實現高性能音訊互聯互通性的標準。 它不是一種新技術,而是所有 IP 網絡通用的橋接兼容性模式; 一個互操作模式,您可以將AES67兼容設備放入任何參與網絡中。 AES67在標準的第3層乙太網網絡上運行,因此可以像任何常見的現代 IT 網絡一樣可路由。


※AGP slot (Advenced Graphics Port) 進階影像處理埠

(September 12, 2007, Wells)

 

※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人工智慧

指由人製造出來的機器,透過電腦程式的編程,實現該機器模擬的人類智慧技術。人工智慧目前在電腦領域內,得到了愈加廣泛的發揮。並在機器人、控制系統、仿真系統中得到應用。
 

※AI (Adobe Illustrator)

是一種檔案封裝方式,也是圖像延伸副檔名之一,副檔名是*.AI

Adobe Illustrator 是Adobe系統公司推出的基於向量的圖形製作軟體。最初是為蘋果公司麥金塔電腦設計開發的,在此之前它只是Adobe內部的字型開發和 PostScript編輯軟體。

 

※AIFF(Audio Interchange File Format) 聲音交換文件格式AI, EPS

是一種檔案封裝方式,也是聲音延伸副檔名之一,副檔名是*.AIF

AIF應用來個人電腦及其它電子音響設備以存儲音樂資料。最初是蘋果電腦於1988年與電子藝界公司開發的交換文件格式(AIFF廣泛應 用來Amiga系統)。該格式在蘋果Macintosh電腦系統中普遍應用。基於AIFF,又衍生出採用了不同編解碼器的AIFF-C和AIFC格式。

 

※A-Law (G.711)

A-Law 為聲音的一種壓縮格式,A-law 的編碼方式是以輸入的13位元線性取樣轉換成8位元的數值,此外,此標準規定了所有的轉換之前都必須為八位元為一個傳送單位,這樣提供了大量的0和1有利於PCM回傳,如此脈衝編碼調變(PCM)通道中A-law 編碼使用8位元取樣且編碼成0x55取代了八位元的0x00(或是假如符號位元被設定時,則取代成0xD5),且在μ-law 的編碼中使用0xFF為八位元取樣。

Sipro 西普羅電信實驗室的編解碼器, 網址 http://www.sipro.com

 

※Alpha Key

一種去背疊加效果,使前景影像全部或部份變成透明,使用 [阿爾法] 的透明度去背技術 ,利用前景影像變成透明,得以看見背景影像,使[前景影像] 與 [背景影像] 同時得以存在及被看見。請參考 Alpha key、Chroma key 與 Luma key。

(September 12, 2007, Wells)

※Alpha Key

Alpha Key    Alpha遮罩去背疊加
一種去背方法,Alpha遮罩去背 Alpha key 是利用前景層內嵌Alpha遮罩之遮罩形狀,來去除前景層不想保留的影像部份,使相對位置顯示另一個背景影像。利用前景影像某些部份變成透明,得以看背景影像,使【前景影像】 與 【背景影像】 同時得以存在及被看見。 
(必須準備二層影像包括:前景層內嵌Alpha遮罩、背景層)

Chroma key 顏色去背疊加 (色相位去背)
一種去背方法,顏色去背 Chroma key 是去除一個顏色色系(接近的色相位),在該相近顏色的相對位置顯示另一個背景影像。利用前景影像某些部份變成透明,得以看見背景影像,使【前景影像】 與 【背景影像】 同時得以存在及被看見。
(必須準備二層影像包括:前景層、背景層,前景層去背影像若為綠色系,前景層主題影像最好衣服或場景道具,不可為相近的綠色系)

Luma key (Luminance Key) 亮度去背疊加
一種去背方法,亮度去背 Luma key 是去除一個明暗亮度(接近的明暗相位),在該相近明暗的相對位置顯示另一個背景影像。利用前景影像某些部份變成透明,得以看見背景影像,使【前景影像】 與 【背景影像】 同時得以存在及被看見。
(必須準備二層影像包括:前景層、背景層,前景層主題若為亮部,前景層去背影像最好為差異較大的暗黑色)

Matte key 遮罩去背疊加
一種去背方法,遮罩去背 Matte key 是利用三層影像中的遮罩層之遮罩形狀,來去除前景層不想保留的影像部份,使相對位置顯示另一個背景影像。利用前景影像某些部份變成透明,得以看背景影像,使【前景影像】 與 【背景影像】 同時得以存在及被看見。 
(必須準備三層影像包括:前景層、遮罩層、背景層)

DSK去背疊加 (Down Stream Key)、USK去背疊加(Up stream key)
一種去背方法,與遮罩去背 Matte key方式幾乎一樣,DSK去背是利用三層影像中的遮罩層之遮罩形狀,來去除前景層不想保留的影像部份,使相對位置顯示另一個背景影像。利用前景影像某些部份變成透明,得以看背景影像,使【前景影像】 與【背景影像】 同時得以存在及被看見。 
(必須準備三層即時影像訊號包括:前景層即時影像訊號、遮罩層即時影像訊號、背景層即時影像訊號),通常用於LIVE設備。

※AmberFin iCR

AmberFin iCR,有四次榮獲艾美獎的技術獎項肯定,主要是高品質與高價位的影音擷取收錄、轉碼、影音訊號QC、影音檔案QC,軟硬體製作公司,通常搭配Snell & Wilcox 高階影音轉換技術。
http://www.amberfin.com/

※Analog Signal

一種類比式連續的視訊或音訊 信號,用來修正數位訊號的同步。

(September 12, 2007, Wells)

 

※Anamorphic 橫向影像縮放

●不同的影片像素比例相互轉換,轉換過程會得到以下幾個名稱:

Anamorphic 橫向縮放模式 (與原始影片比較時,人物會變胖或變瘦)

所謂的「anamorphic」指的是膠片上,將其他寬度較大的影像變形壓縮在,限於四個齒輪格子內的「學院區域」 中,等到播放時再將影像橫向放大,還原成正常比例的一種技術。

LetterBox 信箱模式,畫面只在螢幕中央顯示,上下會留下黑遮罩。(通常應用在16:9 轉換4:3 時,與原始影片比較時,人物比例正常)。
PillarBox 郵筒模式,畫面只在螢幕中央顯示,左右會留下黑遮罩。(通常應用在4:3 轉換16:9 時,與原始影片比較時,人物比例正常)。

 

※Anti-aliasing

反鋸齒技術,解決點陣圖的對角方向所出現的鋸齒狀的問題,柔化這些鋸齒狀邊緣的一種技術。

(September 12, 2007, Wells)

 

※Aaspect Ratio

一種寬度與高度比例,例如: NTSC 電視螢幕是 4:3 寬高比。HDTV 螢幕是 16:9 寬高比。

(September 12, 2007, Wells)

 

※Assemble Editing

在一個磁帶上,連續記錄全新的影音訊號,並完全地替換任何之前記錄在磁帶上的舊有影音訊號(包括: 影像、 聲音、時間碼、資料和控制訊號...等)。

(September 12, 2007, Wells)

※API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API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API 全名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應用程式開發介面,就是一些軟硬體廠商,為方便第三方開發者,開放【第三方開發輔助應用程式】,來強化【該軟硬體】,所提供的介接程式。

● API 的觀念就像是去餐廳吃飯:
◎ 客人向服務生點餐,服務生會將點菜單送給廚師。
◎ 若廚師忘了,服務生會去提醒他,客人無需自己催。
◎ 餐點不用自己去跟廚師索要,服務生會將餐點送來給您。
◎ 而服務生扮演的角色就是 API,做雙向溝通。

● 簡單的說,為什麼要用 API 呢 ?
◎ API 讓好用的功能,變得更好用。
◎ API 方便第三方進行功能擴充。
◎ API 更快能取得與達到目地的功能。
◎ API 能幫程式設計師及使用者,提供一個省時省力的服務。

例如:
● 氣象局的系統中,包含有每日的最新天氣資料。您手機中的天氣APP會透過【API】與氣象局的系統「溝通」,並在您的手機顯示每日最新天氣結果,您不必每天去氣象局的網站,即可得知今天的天氣資訊。

● Google Map,第三方的開發者可以輕易的使用 Google Map 所提供的介接工具,與 Google 地圖資料銜接,並嵌入在自己的網頁。

● Facebook,在【專業設備上】串流直播的工作流程:
◎ 沒有 API 時 ,在【專業設備上】串流直播的工作流程,我們必須先在Facebook網頁登入FB帳號密碼,然後進入 FB 首頁,點選其中一個 FB 粉絲團 ,在粉絲團 網頁中按下【發佈工具】→【影片】→【直播】→將【伺服器網址】與【串流金鑰】,利用【Ctrl+C 複製】, 利用【Ctrl+V 貼上】填入串流的設備上 →【發佈直播】。

◎ 有了 API ,在【專業設備上】串流直播的工作流程,開啟串流的設備上 API 界面,登入FB 帳號密碼,點選 FB 粉絲團 ,即可【發佈直播】。

◎ 以上二者的步驟相比較,是不是簡化很多,也更好用了呢 ?

● 當然也有些 API 需要付費、或需要註冊才能使用的 API。
● API 也可能會在大量使用的情況下, 發生短暫無法使用(資料傳輸受阻,要不到資料)。


※APK (Android application PacKage) 安卓應用程式包
APK 是 Android 作業系統使用的一種應用程式套件檔案格式,用於安裝行動裝置的軟體。程式的代碼想要在 Android 裝置上執行,必須先進行編譯,然後被打包成為一個被 Android 系統所能辨識的檔案才可以被執行,而這種能被Android系統辨識並執行的檔案格式便是「APK」。

Apk格式由Google公司(Google)發布,但Google在其官方應用商店Google Play並不提供apk檔案下載,用戶只能透過第三方的網站所提供的APK下載,用戶下載到裝置或隨身碟中,然後在本地安裝。

 

※AR (Augmented Reality) 擴增實境

AR 是指【虛擬物件】能夠與【現實畫面】進行結合與互動的技術。有一些是透過【攝影機影像的位置及角度】精算後並加上圖像分析技術,讓螢幕上的虛擬物件能夠與現實世界場景進行結合與互動的技術,這種技術於1990年提出。

 

※ASIO (Audio Stream Input Output ) 聲音傳輸之入力與出力

為了實現「聲音零延遲」的理想,著名的音樂製作軟體Cubase VST的開發者Steinberg公司提出了稱為Audio Stream Input Output 的標準規範,其目的是為了讓各硬體廠商開發出來的設備能夠很好地與Steinberg 的聲音處理軟體 Cubase VST相結合,使其在數位聲音處理和類比音源方面發揮出最佳的契合。ASIO完全擺脫了Windows作業系統對硬體的集中控制,並能實現在聲音處理時,軟體與硬體之間進行多通道傳輸的同時,將系統對聲音傳輸的反應時間降至最短。根據 ASIO 規範中定義的細節,聲音裝置廠商可以為其硬體產品編寫出高效能的 ASIO 驅動程序,使用聲音裝置硬體對聲音傳輸的反應時間降低到十幾毫秒以內。即使是對於旋律極其苛刻的專業音樂製作人,也是無法察覺到這樣低的延遲時間。

請參考: 影音小常識 →027_ Latency 聲音延遲與 ASIO Setting 聲音傳輸之入力 / 出力裝置設定
 

※ASF (Advanced Streaming Format) 進階串流格式

一種檔案 封裝方式,也是影像延伸副檔名之一 ,副檔名是*.ASF

ASF像是一種Storage Container,可以想像成將各種不同的Media Stream放在裡面,而同步地播放。ASF並不是一種新的壓縮格式,因為在一個ASF檔案裡可能有好幾種不同的Media Stream,例如一條mpeg-1的video以及一條mp3的Audio,各有相對應的codec支援。它也不是一種network protocol,它提供了下層網路protocol所必需的資訊。

Microsoft公司的野心很大,想用ASF取代QuickTime之類的標準。ASF的主要優點包括:本地或網路重播、可擴充的媒體類型、部件下載、以及擴展性等。ASF應用的主要部件是NetShow伺服器和NetShow播放機。有獨立的編碼器將媒體資訊編譯成ASF流,然後發送到NetShow伺服器,再由NetShow伺服器將ASF流發送給網路上的所有NetShow播放機,從而實現單路廣播或多路廣播。
現在幾乎已經整合在.WMV的格式之中,新的ASF都已使用.wmv的檔案包裝方式出現。

 

※ATSC (Advanced Television System Commission) 美國先進電視系統委員會

※ AVC(H.264)  (H.264 / MPEG4 / AVC 壓縮編碼)正式名稱是ISO/IEC 14496-10  

影像延伸副檔名之一,JVT協會,就是H.264/MPEG-4 AVC

※H.264 屬於 MPEG-4 的第10部份,是由ITU-T影像編碼專家協會( VCEG )和ISO/IEC動態圖像專家協會 ( MPEG )共同組成的聯合影像協會( JVT = Joint Video Team )提出的高壓縮數位影像編解碼器標準, 它的標準代號 IOS/IEC14496-10 。 

※ ITU-T稱呼它為H.264; ISO/IEC MPEG一方稱呼它為 AVC 。因此它有許多名稱,例如:( H.264 / AVC) 、( AVC / H.264 )、( H.264 / MPEG-4 AVC )、( MPEG-4 AVC / H.264 ) ,最常被稱呼的是H.264、AVC ( 進階影像編碼Advanced Video Coding)。 

※由於 H.264 相較於 MPEG4 Part2 / ASP,可以得到更低資料流,更高品質的影片,這樣的優點時,確定 有H.264 的支援將是一個優勢。( 在中、高資料流量時,H.264 也是一個好的選擇 ) 。 ※尤其是在規格制訂的後續,追加了新的延伸定義 FRExt (Fidelity Range Extensions)精確區域自訂新功能 ,FRExt 引進了 MPEG-2 的 4x4 →8x8 轉換大小(解決在 4x4 的轉檔時,會刪除若干細微雜訊的困擾) 自訂量化矩陣,影格間無失真(熵)編碼(Entropy) ,顏色深度至 10 -12bit,色彩取樣 4:2:2 - 4:4:4,這都使 得 H.264 編碼成為新世代裡高畫質的影片規格。
AVC / H.264 詳細說明請參考: 影音小常識  (H.264 / MPEG4 / AVC 壓縮編碼)


※AVC- Intra

H.264/MPEG-4 AVC畫面編碼器

Panasonic 攝影器材,其中一項就是採用 1/3”1920x1080 Full HD 220萬畫素 3組MOS影像感應器,影像記錄為 10bit 4:2:2 AVC-Intra 100。

AVC-Intra 100(Intra 代表是 Intra Frame 的意思,因為 AVCIntra 是採用 MPEG4 AVC/H.264 的影像壓縮格式,通常 MPEG 壓縮都是以 GOP (Group of Picture 群組畫面)的方式來記錄,但是部份畫面並不是完整的影像畫面,只有在群組的第一格畫面才是完整的畫面,這一格就是Intra Frame,而AVC-Intra代表的是非群組式壓縮,每一格影像都是獨立的影像畫面),100代表每秒使用100mbps的資料流量來記錄。這在採用 MPEG 作為影像記錄格式相關錄影或是攝影機當中,在資料量以及影像處理資訊上算是相當高階的規格。

 

AVC-Intra壓縮效率是MPEG-2的兩倍
1、通過選擇最有效的,符合H.264 標準的壓縮技術,即使是在採用I-Frame壓縮技術的情況下,AVC-Intra 可以實現兩倍於MPEG-2 的壓縮效率。其幀內預測及內容自我調整熵編碼都是提高壓縮效率的特別有效方法。
2、幀內預測編碼(幀內預測)
該技術根據8 x 8 圖元相鄰塊,產生預測畫面。通過從九種亮度信號模式(見示圖)及四種色彩信號模式中選擇最適合的預測模式,這種編碼方法可以產生準確的預測畫面。差值資料(從預測畫面中減去原始輸入畫面後得到的資料)與預測畫面一起記錄。由於預測的準確度很高,所以差值資料很少,因此可以實現較高的壓縮率。處理過程在幀內完成,所以即使是高速運動的畫面,預測的準確度仍然會很高。
 

※AVC HD (AVC = Advanced Video Coding 進階影像編碼) (參考維基百科Wells整理)
H.264/MPEG-4 Port 10或稱AVC(正式名稱是ISO/IEC 14496-10 MPEG-4 Port 10)。由ITU-T視訊編碼專家組與ISO/IEC聯合工作群組,即MPEG協會(動態影像專家組)所組成的聯合視訊組(JVT,Joint Video Team)共同開發,共同管理。

AVC HD (Advanced Video Codec High Definition進階式視訊轉碼器高畫質)是Sony 及 Panasonic於2006年5月發表的高畫質藍光Blu-ray光碟與檔案型攝影機專用之壓縮技術。AVCHD標準基於H.264/MPEG-4 AVC視訊編碼,支援480i、720p、1080i、1080p等格式,HD支援杜比數位5.1聲道或SD支援線性PCM 7.1聲道音頻壓縮。色度取樣 4:2:0,MPEG-2 傳輸串流,數據傳輸率達至24 Mbit/s(AVCHD符合H264 High-Profile, Level 4.1),數據傳輸率達至17 Mbit/s(AVCHD符合H264 Main-Profile, Level 4.0),副檔名通常為 .mts(攝影機) . m2ts(匯入電腦後)。

 

● Sony Camcorder AVCHD
XP (highest quality) = 15 Mbps (VBR),
HQ (high quality) = 9 Mbps (VBR),
SP (standard quality) = 7 Mbps (VBR),
LP (long play) = 5 Mbps (VBR)

 

● Panasonic Camcorder AVCHD
PH = 21 Mbps (VBR),
HA = 17 Mbps (VBR),
HF = 13 Mbps (CBR),
HG = 13 Mbps (VBR),
HN = 9 Mbps (VBR),
HE = 6 Mbps (VBR)

 

※AVC HD的進階格式HEVC(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高效率影音編碼  (參考維基百科Wells整理)

高效率影音編碼(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簡稱HEVC)是一種視訊壓縮標準,H.264/MPEG-4 AVC的進階格式。目前正在由ISO/IEC 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MPEG)和ITU-T Video Coding Experts Group (VCEG)作為ISO/IEC 23008-2 MPEG-H Part 2或稱作ITU-T H.265開發中。為此目的MPEG與VCEG聯合成立了一個Joint Collaborative Team on Video Coding (JCT-VC)作為共同開發HEVC的團隊。HEVC被認為不僅提昇影像品質,同時也能達到H.264/MPEG-4 AVC兩倍之壓縮率(同樣畫質下,位元率減少了50%),可支援4K解析度甚至到超高畫質電視,最高解析度可達到8192×4320(8K解析度)。 第一版的HEVC/H.265視訊壓縮標準在2013年4月13日被接受為國際電信聯盟(ITU-T)的正式標準。

 

※AVC-Intra

AVC-Intra是一種新壓縮編碼方式,是日本Panasonic(松下)公司在2006年8月發佈的。該編碼方式完全符合H.264/MPEG-4 AVC標準,適合用於HD攝影機和P2卡。
技術特點
1、基於最新的H.264技術的高效率壓縮方式,效率是原壓縮方式的2倍;
可選擇高畫質的100M模式或經濟型的50M模式;
2、適合廣播電視專業製作的幀內壓縮方式,以幀為單位的穩定的畫質,受被攝物與場景的變化影響小;以幀為單位編輯時無畫質劣化現象;
3、100M模式完全符合HD演播室規格標準,水平1920圖元的HD全圖元取樣;最適合對素材圖像的複雜編輯與處理。

● 

AVC-Intra 1920 x 1080, 1280 x 720 = 100 Mbps,

AVC-Intra 1440 x 1080, 960 x 720 = 50 Mbps
  

AVI (Audio Video Interleave) 影像延伸副檔名之一,副檔名是*.AVI
(September 12, 2007, Wells)

Windows環境中最普遍的影片格式,只需要Windows內建的播放程式就可以播放這種格式的影片。
由於 AVI 可以支援多種編碼壓縮方法,所以用者必須要有相關的 Codec (編解碼器) 去處理 AVI 片段,否則會出現無法播放的問題。

 

其中 DV 檔案在 WINDOWS 作業系統中分為:Type-1 和 Type-2。隸屬於 AVI 類型。

在那個年代為了讓其它軟體能辨識它,所以為它加上一個合乎 AVI 格式的檔頭,就是Type-1 的格式。但Type-1的主體仍然不是一個合乎 AVI 規範的資料,為了更相容起見,又將 DV Audio 的部份單獨把它轉換成合乎 AVI 規範的 Audio 格式再封裝回去,如此Type-2 就比 Type-1有更高的相容性,這樣子就有更多軟體能夠處理它了。


原始DV = DV影像軌+DV聲音軌。

Type-1 = AVI檔案頭+DV影像軌+DV聲音軌。

Type-2 = AVI 檔案頭+DV影像軌+DV聲音軌+AVI聲音軌。

※ 各式各樣的 Codec (編解碼器) 被封裝成 副檔名是*.AVI 的影像格式參考
http://codec.kiev.ua/

wells

--------------------------------------------------------------------------------------------------------------------------------------------------

影音名詞_A~影音名詞_Z 及 影音名詞_1~影音名詞_6 參考資料:

網際網路、智匯館數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無線數位電視節目表、DVB組織網站、台灣數位電視協會、電子工程專輯、鳥哥的Linux私房菜、寶來國際金融-新聞、IT世界網 、碩智科技公司、資電通科技公司、鴻佰科技公司、財團法人台灣網資中心、雅虎奇摩知識家、喬鼎資訊、麟瑞科技、Taiwan. CNET.COM

以上參考資料來源,如有遺漏或未儘詳細,敬請見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吳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