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C壓縮編碼 (Advanced Audio Coding)

 

AAC 出現於1997年,基於MPEG-2的音訊編碼技術。由Fraunhofer IIS、杜比實驗室、AT&TSony等公司共同開發,目的是取代MP3格式,又稱為 MPEG-2 AAC

 

2000年,MPEG- 4標準出現後,AAC重新整合了其特性,加入了SBR技術和PS技術,為了區別於傳統的  MPEG-2 AAC改稱為MPEG-4 AAC

 

AAC不相容於MPEG-1,是一個獨立的編碼格式,提供了48個聲道及16個低頻輔助聲道,有16資料串,壓縮效率要比MPEG-1 Layer-330%AAC壓縮比通常超過為181,遠勝mp3;在32MB記憶容量中,最長可放下約一小時的音樂,將近十五首歌曲,若同樣的資料以MP3格式壓縮,32MB可存放半小時的音樂,約十首歌曲。在音質方面,由於採用多聲道,和使用低複雜性的描述方式,使其比幾乎所有的傳統編碼方式在同規格的情況下更勝一籌

 

小吳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